別讓“劇情演繹”變成騷擾的遮羞布

來源:  江南都市報     |    日期:  2025年06月05日     |    制作:  肖琳琪     |    新聞熱線:  0791-86849110

  ◎皮婉婷

  6月2日晚間,一些男性博主挑戰(zhàn)“深夜護送100個陌生女孩回家”的相關視頻被限流,個別賬號被禁言。平臺方回應稱,這些視頻“雖大多注明劇情演繹,但存在將不當行為低俗娛樂化博眼球的問題”。消息一出,網(wǎng)上爭議不斷。網(wǎng)友質疑,是否只要貼上“劇情演繹”標簽,任何低俗內容都能過關?這種以“保護”為名的街頭互動,是真關懷還是流量游戲?

  表面上看,男性主動護送深夜獨行女性回家,是一種充滿正能量的善舉。問題在于,視頻中的“保護”行為并未事先征得當事人同意,且完全不顧當事女性的真實感受。有的博主強行搭訕尾隨,有的做出輕浮表情博人一笑……這哪是“日行一善”!這分明是打著關懷旗號的公然騷擾。女性安全問題成了短視頻的表演素材,“正能量”徹底變了味。

  更令人擔憂的是,這種視頻內容可能形成惡劣的創(chuàng)作范式。從“護送女孩”到“捉老婆回家”,打著“關心女性”幌子的低俗劇本接連不斷。這些博主真的在意女性權益嗎?非也!他們在意的是如何利用女性安全話題制造戲劇沖突,以此收割流量。其危害性顯而易見:一方面,可能誘發(fā)現(xiàn)實中的模仿行為,讓真正需要幫助的女性對陌生人更加警惕;另一方面,擠占了嚴肅的女性安全問題的討論空間,本應被重視的社會問題淪為低俗的消遣。

  更值得深思的是平臺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。這種視頻竟然僅憑“劇情演繹”的標簽就輕易過審,暴露出審核機制的缺陷。如果平臺對內容把關如此粗放,那類似打擦邊球的作品將源源不斷。所以平臺不能做“事后諸葛亮”,而應建立更嚴密、更完善的審核機制。例如,對涉及女性或未成年人等敏感題材的內容提高審核等級,完善“被拍攝者知情同意”的驗證流程,設立便捷的騷擾投訴渠道等,讓違規(guī)內容無所遁形。

  筆者認為,治理此類亂象,需要多方合力。對屢教不改的博主,平臺該封號就封號,不能總“限流”了事;行業(yè)協(xié)會應發(fā)聲,明確一些敏感議題的創(chuàng)作邊界,或牽頭制定關于短視頻創(chuàng)作的倫理規(guī)范;監(jiān)管部門要強化監(jiān)管和督導,壓實平臺主體責任;更重要的是,廣大網(wǎng)友要擦亮眼睛,堅守底線,共同抵制低俗內容,才能讓網(wǎng)絡空間少一些表演式的偽善,多一些真正的尊重與關懷。

  值班編輯:傅藍天

  值班審核:周艷華

  值班編委:游靜



一鍵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