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古代學霸”是這樣練成的!

來源:  江南都市報     |    日期:  2025年06月30日     |    制作:  肖琳琪     |    新聞熱線:  0791-86849110

  ●凌晨3點必須起床讀書 ●全年休假不足30天 ●缺勤一日打20板 ●出勤滿700天方可升學…… 專家揭秘書院學子的硬核日常

  江南都市報訊 全媒體記者段萍報道:白鷺洲書院是“學霸生產(chǎn)線”,書院學子是“科舉特種兵”……江西作為中國古代書院文化的發(fā)源地與繁榮地,享有“江右書院甲天下”的美譽。近日,江西師范大學段亞鵬副教授登上南昌市圖書館豫章講壇,從江西書院的歷史脈絡、建筑特色、功能活動及學霸生活等多個維度,向讀者全面展現(xiàn)江西書院文化的獨特魅力。

  段亞鵬認為,江西書院的歷史可追溯至唐代,桂巖書院作為江西最早的書院,由唐代國子監(jiān)祭酒幸南容創(chuàng)辦,開啟了家族書院的先河。宋代是江西書院發(fā)展的黃金時期,書院數(shù)量達210所,南宋時期更是理學與心學交鋒的舞臺。明代江西書院數(shù)量仍居全國首位,而清代因官府管控,書院逐漸淪為科舉附庸,但文化基因始終延續(xù)。

  江西四大書院——白鹿洞書院、豫章書院、鵝湖書院、白鷺洲書院,代表了江西書院的最高成就。其中,白鹿洞書院以“白鹿洞書院揭示”聞名,其學規(guī)成為東亞書院教育的典范;鵝湖書院因“鵝湖之會”載入史冊,朱熹與陸九淵的辯論開創(chuàng)了民間學術交流的先河;白鷺洲書院則以“學霸生產(chǎn)線”著稱,培養(yǎng)出文天祥等杰出人才。

  段亞鵬從建筑學的角度剖析了江西書院的特點。“江西書院的建筑布局體現(xiàn)了‘禮制為骨,山水為脈,人文為魂’的特質。”早期書院多選址建于自然清幽之地,如白鹿洞書院隱于廬山五老峰下,白鷺洲書院建于贛江江心島,體現(xiàn)了古人“天人合一”的理想。書院建筑以中軸線為核心,串聯(lián)講堂、藏書樓、祭祀?yún)^(qū)等功能空間,彰顯禮制文化。清代書院逐漸園林化,如信江書院將建筑與自然山水融合,形成獨特的文化意境。

  段亞鵬特還將書院學子形象地比喻為“科舉特種兵”,其生活與學習制度極為嚴格:凌晨3點起床讀書,全天安排辯論、復習,全年休假不足30天;缺勤一日打20板,缺勤35天判刑一年;課堂需尊師重道,不得隨意打斷講話;月考、德行審查、出勤滿700天方可升學,科舉及第需家族幾代人托舉。盡管條件艱苦,學子們?nèi)砸郧倨鍟嫗闃罚谏搅珠g吟詩作賦,體現(xiàn)了“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”的精神。段亞鵬說:“這種讀書觀、育人觀,在今天依舊有著強烈的啟迪和示范意義。”

  至今,江西文脈綿延,其內(nèi)生動力仍然有書院文化的基因存在。段亞鵬強調,傳承書院文化不僅是保護建筑,更是弘揚其精神內(nèi)核——對知識的追求,對美的感知,對家國責任的擔當。

  值班編輯:傅藍天

  值班審核:周艷華

  值班編委:游靜



一鍵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