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鐵織夢“贛途”如虹

來源:  大江新聞     |    日期:  2025年10月28日     |    制作:  肖琳琪     |    新聞熱線:  0791-86849110

  文/黃仕瓊

  “贛深、安九、昌景黃高鐵相繼建成通車,昌九、長贛高鐵加快建設”“在全國率先實現設區(qū)市時速350公里高鐵全覆蓋”……“十四五”時期,江西通過大力實施一批打基礎、利長遠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,交通地理格局發(fā)生重大變化,區(qū)位優(yōu)勢更加凸顯,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(fā)展夯實根基。

  江西高鐵建設跑出追趕加速度,始于對國家戰(zhàn)略的精準錨定和科學的謀篇布局。《江西省“十四五”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》明確提出,要緊密銜接國家綜合運輸通道布局,加快建設全省“六縱六橫”綜合運輸大通道,完善區(qū)際通道布局,進一步提升骨干通道能力。在高速鐵路方面,要求圍繞打造南昌“米”字型高鐵網,重點加快推進南昌至南京、合肥、武漢、岳陽、廈門(福州)等方向高鐵建設,建成安九客專、昌景黃鐵路、昌九客專,研究建設常岳昌鐵路,推進昌廈(福)等項目前期工作;建成贛深客專、開工建設長贛鐵路,加快構建“一核四縱四橫”高速鐵路網布局。2021年,贛深高鐵、安九高鐵相繼通車,一舉打通江西南北向出省通道;2023年,杭昌高鐵黃昌段開通運營,不僅讓江西在全國率先實現設區(qū)市時速350公里高鐵全覆蓋,更為長江經濟帶建設、長三角一體化發(fā)展注入新動能……從曾經的高鐵“繞著走”,到如今跑出加速度,江西在高鐵發(fā)展史上打了一場漂亮的“翻身仗”。

  如果說高鐵線路是物理脈絡,那么“十四五”時期各地涌現出的“高鐵+”模式,則讓這條脈絡真正流淌起發(fā)展的“血液”,那些曾經因交通阻隔而“藏在深閨”的產業(yè)潛力、生態(tài)稟賦、文化底蘊,擁有了與外部市場高效對接的廣闊舞臺。在產業(yè)升級的過程中,“高鐵+產業(yè)”的集群效應尤為亮眼。例如,贛州市南康區(qū)搶抓贛深高鐵通車機遇,冠名“南康家具高鐵專列”,把“中國實木家具之都”的品牌名片精準遞向粵港澳大灣區(qū)。借助便捷交通降低物流成本、擴大市場輻射,2024年,南康家具產業(yè)集群產值已突破2800億,實現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跨越。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(qū)如今已成為發(fā)展數字經濟的沃土,集聚的1300多家數字經濟企業(yè)在2024年實現營業(yè)收入1010億元。據了解,該試驗區(qū)70%的客商來自長三角地區(qū),高鐵帶來的要素高效流動效應功不可沒。在文旅領域,“高鐵+”也碰撞出了新火花。今年,“坐著高鐵看贛超”成為了江西人的新風尚,球迷們搭乘“球迷專列”穿梭于各大城市觀賽,既點燃了人們對本土足球的熱情,也帶動了沿線旅游消費,讓江西的文旅魅力得以進一步釋放。

  高鐵織夢,“贛途”如虹。如今,江西的高鐵網絡還在不斷加密、延伸。這條承載著希望的“鋼鐵脈絡”,正帶著江西的產業(yè)優(yōu)勢、生態(tài)價值與文化底蘊,向著更加可期的未來全速前進。

  值班編輯:傅藍天

  值班審核:周艷華

  值班編委:傅愛華



一鍵分享